法律如何调整不平等关系?论倾斜保护型法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框架

被引:69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平等关系; 倾斜保护; 消费者保护; 劳动者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特定行业与领域的不平等关系催生了一系列倾斜保护型法,例如消费者保护法、劳动者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这类法律中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高度融合,以个人——社会——国家的三元框架拟制法律关系,在倾斜保护的同时维持社会与市场的有限自治。法律倾斜保护并非因为不平等关系本身而成立,而是因为特定行业与领域的不平等关系兼具互惠性与侵害性,同时具有社会治理与政治意义。在制度层面,倾斜保护型法可能面临赋权无效、赋权被滥用、施加责任过严或不足等问题。应以信任为价值基础,以协调联动的“药方”式策略调整不平等关系。倾斜保护型法可以为公私法二元划分的困境提供新解释,为规制理论、父爱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提供新视角,为法治提供兼具社会主义特殊性与全球普适性的新想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6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1]   作为劳动基准的个人信息保护 [J].
王倩 .
中外法学, 2022, 34 (01) :183-201
[2]   劳动者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的适用与限制 [J].
吴文芳 .
中国法学, 2022, (01) :221-243
[3]   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J].
丁晓东 .
中国法学, 2022, (01) :99-118
[4]   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拓展与综合保护 [J].
张守文 .
法学, 2021, (12) :149-161
[5]   个人信息可携权与数据治理的分配正义 [J].
王锡锌 .
环球法律评论, 2021, 43 (06) :5-22
[6]   论高度复杂社会的反思型法 [J].
陆宇峰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 24 (06) :130-141
[10]   个人信息权益的三层构造及保护机制 [J].
王锡锌 .
现代法学, 2021, 43 (05) :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