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儿童监护模式的现代转型与民法典的妥当安置
被引:11
作者:
冯源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儿童;
家庭监护;
国家监护;
婚姻家庭编民法;
总则;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90603.001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儿童、家庭与国家之间存在三种相对关系,儿童地位经历了客体、准主体与主体的变迁,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从紧张到和谐,儿童最终处于家庭之中以及国家之下,形成双重保护的格局。历史上的国家监护脱胎于君权,在家庭职能弱化、失灵的情况下,国家逐渐获得类似自然父母那样的法律地位而保护儿童利益。形式上,国家对儿童的义务是一种非典型义务;实质上,国家监护是一种国家干预,其作为一种调和国家、家庭、儿童之间关系的手段,是转移家庭监护风险的有效选择。民法典的编撰应对儿童监护模式的转型作出回应,用立法强化家庭与国家对儿童监护的协调分工,以"区分主义"的模式,将涉及个人自治、家庭自治的监护内容较多地规定于婚姻家庭编,将儿童监护的国家责任更多地体现在总则编。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