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观的建构轨迹:20世纪以来国际公约的视野

被引:8
作者
郑素华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公约; 儿童观; 儿童保护; 儿童权利;
D O I
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1.06.019
中图分类号
D431 [世界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人们从未像20世纪这样,对儿童问题给予如此的重视。20世纪以来国际公约中"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呈现了现代儿童观建构轨迹:从儿童的劳动价值到儿童权利主体的浮现;从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确认到儿童权利主体概念的深化和贯彻;从儿童公民观到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儿童观及其时代转换.[M].姚伟; 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童年的秘密.[M].(意)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著;马荣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童年之死.[M].(英)大卫·帕金翰(DavidBuckingham)著;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
[5]  
童年的消逝.[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儿童教育新论.[M].刘晓东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