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

被引:209
作者
杨菊华 [1 ]
李路路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现代化; 家庭凝聚力; 亲子同住; 情感联络; 代际支持;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3.002
中图分类号
D731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文章使用2006年东亚社会调查的家庭主题调查,构建了宏观层面的社会变迁与代际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家庭凝聚力的现状、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异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导致家庭功能的衰落,代际之间在日常照料、经济支持、情感慰藉等方面依然存在密切的互动。这些互惠行为反复且经常发生,当亲子的空间距离邻近时更是如此;其次,东亚四地在家庭凝聚力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在不同维度的凝聚力方面也展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家庭凝聚力在韩国保存最强,台湾地区次之,中国大陆再次,日本最弱。这些有悖于家庭现代化理论的发现也许是尚在进行的、与现代化相抗衡的维系家庭传统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也许正是延续代际同住、情感联络、实际支持的强大社会压力的折射,致使在社会变革和家庭变迁面前,亲子之间的资源依赖与互补成功地延续着传统的家庭团结力量。可见,家庭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抗逆力性和适应性,深厚的文化积淀超越了现代化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53+243 +243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延续还是变迁? 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居模式关系研究 [J].
杨菊华 .
人口与发展, 2008, (05) :13-22+91
[2]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96-108+207
[3]   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 [J].
曾毅 ;
王正联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5) :4-10+81
[4]   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2, (01) :37-42
[5]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 [J].
陈皆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6) :131-149
[6]  
Exploring Nonnormative Coresidence in Urban China: Living With Wives’ Parents[J] . EllenEfron Pimentel,JinyunLiu.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 2004 (3)
[7]  
Family Size and Support of Older Adult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Current Effect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J] . Zachary. Zimmer,Julia. Kwong.Demography . 2003 (1)
[8]   The impact of grandparental proximity on maternal childcare in China [J].
Chen, F ;
Short, SE ;
Entwisle, B .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0, 19 (06) :571-590
[9]  
Household extension of the elderly in China[J] . Rosemary S. Cooney,Jing Shi.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 1999 (5)
[10]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in American Families 1[J] . Merril Silverstein,Vern L. Bengts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