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教育伦理风险及应然向度

被引:34
作者
王旦 [1 ]
张熙 [2 ]
侯浩翔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3]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伦理; 人工智能; 立德树人; 算法; 技术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育伦理是确保教育活动符合道德规范、协调利益关系、趋向教育价值与善的基本准则,表征为教师的育人价值、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的美德与善行。受到外部技术环境冲击,人工智能技术所凸显的工具理性僭越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高度集中的数据累积及"人格设定"使学生成为智能机器运作的"工具"和"零部件",算法黑箱及算法歧视所触发的技术"异化"与"促逼",危害教育的美德与善行。综合考量教育伦理规约及智能技术的变革优势,应当适时调整教师职责,使其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品性塑造和"学习社会性"的维护;坚持以生为本的价值理念,维护学生隐私边界并建构多样化、全面性的评价体系;建构智能技术教育伦理的摄入机制,使智能算法在透明、公平的原则下确保教育的"善"和"美"。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96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单向度的人.[M].(美) 马尔库塞 (Marcuse;H.)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高兆明; 著.人民出版社.2005,
[3]  
伦理学问题.[M].(德)莫里茨·石里克(MoritzSchlick)著;孙美堂译;.华夏出版社.2001,
[4]  
课堂教学社会学.[M].吴康宁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6]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智能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转向 [J].
侯浩翔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6) :21-28
[8]   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新释——基于技术现象学“人性结构”的视角 [J].
杨绪辉 ;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5) :12-17
[10]   教育伦理学的新问题与新思考 [J].
王本陆 ;
汪明 .
教育学报, 2015, 11 (0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