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智能变革何以可能:智能课堂及其意义

被引:15
作者
张俍 [1 ]
任友群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
[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评价; 智能课堂; 教育大数据; 多模态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33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面向智慧课堂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框架及应用 [J].
孙曙辉 ;
刘邦奇 ;
李鑫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2) :59-66
[2]   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教育环境构建研究 [J].
高琪 ;
乜勇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 (17) :1-4
[3]   可穿戴技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探究 [J].
董丽 ;
陈仕品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1 (11) :7-10
[4]   人脸表情识别综述 [J].
王大伟 ;
周军 ;
梅红岩 ;
张素娥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 (20) :149-157+181
[5]   技术支持的微型教学发展研究 [J].
石长征 ;
武丽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4, 35 (02) :84-90
[6]   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研究综述 [J].
聂聃 ;
王晓韡 ;
段若男 ;
吕宝粮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 31 (04) :595-606
[7]   微格教室的设计及应用 [J].
赵立坤 ;
刘欣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S4) (S4) :172+174-172
[8]   对可穿戴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 [J].
冯小坤 ;
杨光 ;
王晓峰 .
科技信息, 2011, (29) :90-90
[9]   课堂观察研究:进展与趋势 [J].
李长吉 ;
余芳艳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 2 (06) :88-93
[10]   中国微格教学20年 [J].
孟宪凯 ;
李涛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3) :62-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