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视角下深度学习的多模态研究

被引:22
作者
刘哲雨 [1 ]
郝晓鑫 [1 ]
王红 [1 ]
吴立宝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多模态指标; 内在机制; 学习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文章从技术、推广、评价、整合和拓展五个方面,说明深度学习研究有赖于基本规律研究。作为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深度学习基本规律研究应借鉴多模态的研究方法,全面揭示深度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同时,文章归纳了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为的多模态,着重分析了学习科学与深度学习领域的多模态。在完善深度学习框架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基础型、专业型多模态指标,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多模态指标体系,可为不同目的、条件和层次的深度学习基本规律的多模态研究提供指标依据和机制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工作记忆训练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 潘东旎,李雪冰.心理科学进展. 2017(09)
[2]   深度学习的评价模式研究 [J].
刘哲雨 ;
郝晓鑫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 (04) :12-18
[3]   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目标促进深度学习 [J].
刘哲雨 ;
侯岸泽 ;
王志军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3) :18-23
[4]   认知神经科学:为教育打开大脑“黑匣子” [J].
官群 ;
姚茹 .
中国特殊教育, 2017, (02) :59-64
[5]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游戏化学习研究综述 [J].
尚俊杰 ;
张露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2) :104-111
[6]   行为投入影响深度学习的实证探究——以虚拟现实(VR)环境下的视频学习为例 [J].
刘哲雨 ;
王志军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1) :72-81
[7]   深度学习的概念、策略、效果及其启示——美国深度学习项目(SDL)的解读与分析 [J].
卜彩丽 ;
冯晓晓 ;
张宝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6, 34 (05) :75-82
[8]   学习分析中的生物数据表征——眼动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前瞻 [J].
张琪 ;
武法提 .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 (09) :76-81+109
[9]   Avatar虚拟环境支持CALLA模式的教学研究 [J].
刘哲雨 ;
王志军 ;
倪晓萌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 (07) :44-50
[10]   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引文分析及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 [J].
张思琦 ;
张文兰 ;
李宝 .
远程教育杂志, 2016, 35 (02)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