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价值探析

被引:5
作者
刘海燕 [1 ]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德育;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环境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教育目的。高校为了提升教育绩效,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应该将隐性教育因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隐性教育的内涵,进而分析探讨隐性教育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作用及价值实现路径,以期能够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发展有所裨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 [J].
王浩 .
思想教育研究, 2006, (01) :55-57
[2]   论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效能 [J].
刘海燕 .
纺织教育, 2006, (01) :28-31
[4]   探析高校实施隐性德育的途径 [J].
林宁 .
教育与职业, 2007, (08) :82-84
[5]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J].
徐安鑫 ;
何义圣 .
求实, 2008, (02) :85-88
[7]   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 [J].
郭小香 .
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2) :185-187
[8]   人性化德育及实现路径探析 [J].
金绪泽 ;
王瑞月 .
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4) :17-18
[9]   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 [J].
陈玉华 .
现代教育科学, 2011, (05) :57-60
[10]   隐性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J].
吴远 ;
董昕 .
理论探讨 , 2013, (01)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