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被引:69
作者
徐安鑫 [1 ]
何义圣 [2 ]
机构
[1] 西安陆军学院
[2] 南京政治学院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主要是着眼无意识接受,视听熏陶育人;着眼情感相容,需求服务育人;着眼意志强化,行为反馈育人。隐性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即强化自我教育功能、拓展合力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功能和实现显隐配合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 [J].
彭向阳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23-26+81
[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探讨 [J].
李志军 ;
孙华伟 .
政工导刊, 2003, (04) :15-16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J].
周俊 ;
肖文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00-104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教育法研究[D]. 向敏青.西南师范大学. 2003
[5]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M]. - 解放军出版社 , 罗剑明, 2006
[6]  
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EricMargolis主编, 2005
[7]  
心理学大辞典[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林崇德等主编, 2003
[8]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郝唯学, 2003
[9]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瑞荪主编, 2001
[10]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会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