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7 条
法益过度精神化的批判与反思——以安全感法益化为中心
被引:32
作者:
刘烔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法益精神化;
风险社会;
安全;
安全感;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6.007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法益精神化是法益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风险社会的时代助推下又焕发出新的理论生机。其在超越法益物质观的同时也伴有相应的理论隐忧,如以安全感法益化为代表的法益过度精神化。从宏观层面来说,安全感不具有法益应有的机能,不符合刑法明确性要求,更容易导致象征性立法等非理性刑法反应。主观性、模糊性与一般性,是其不能成为法益的关键因素。就中观层面而言,社会恐慌类犯罪中的安全感也并非刑法条文所要保护的法益,社会秩序才是安全感背后真正需要保护的法益。就微观层面而言,恐吓犯罪的个罪法益也应是个人生活之平稳状态而非安全感。现代刑法若想兼顾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就必须警惕法益过度精神化,反对将安全感作为一种法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