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反腐败行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倪星 [1 ]
张军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反腐败行动; 反腐败举报; 腐败容忍度; 反腐败绩效;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7.03.007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采用聚类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公众反腐败行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在文化环境方面,公众的腐败容忍度与其反腐败行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在政府反腐败绩效方面,公众对政府的反腐败满意度与其反腐败行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腐败感知水平的提升会显著地提升公众反腐败行动的可能性,反腐败信心与公众反腐败行动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在制度安排方面,举报的便利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会显著地提高公众反腐败行动的可能性;在腐败经历方面,行贿经历会显著地降低公众反腐败行动的可能性,而被索贿经历则会显著地提升公众反腐败行动的可能性。基于此,必须努力营造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文化,培育公众的主体意识,为公众参与反腐提供安全和便利的制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 [J].
肖汉宇 ;
公婷 .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 (03) :42-55+186
[2]   专栏导语 [J].
倪星 .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 (03) :70-72
[3]   测量与解释民众的贪腐认知:台北市与高雄市的实证分析 [J].
余致力 ;
庄文忠 .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 (03) :21-41+185
[5]   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研究 [J].
朱琳 ;
宫伏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5) :66-80
[6]   腐败的社会根源——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影响 [J].
约瑟阿提拉诺派纳洛佩兹 ;
约瑟曼纽尔桑切斯桑托斯 ;
范连颖 ;
王燕燕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4) :108-118
[7]   公众行贿意愿研究——来自G省的调查数据 [J].
孙宗锋 ;
高洪成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4) :390-397
[8]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 [J].
倪星 ;
孙宗锋 .
政治学研究, 2015, (01) :71-85
[9]   腐败容忍度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比较的视角 [J].
郭夏娟 ;
张姗姗 .
伦理学研究, 2013, (06) :104-112
[10]   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影响因素及其挑战 [J].
杜治洲 .
理论视野, 2013, (03)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