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朱琳
宫伏佳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腐败; 主观测量; 客观测量; 差异; 反腐败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文章利用检察院腐败立案数量的省级数据和东亚民主调查数据,比较了中国腐败主观测量结果和客观测量结果,发现二者在各省的得分和排名上存在差异性。文章分别检验了腐败打击规模和要案处理比例对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扩大腐败打击规模和"抓要案"均可以显著降低主观测量结果,而后者的作用要小于前者,且容易受到公众关注政治新闻频率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反腐败策略的选择具有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日本廉政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M].严维耀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  
透明国际行贿者指数报告...http://archive.transparency.org/policy_research/surveys_indices/bpi/bpi_2002#bpi.,
[3]   经济结构、制度安排与地区腐败——基于副省级城市2000—2010年的数据分析 [J].
倪星 ;
陈珊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6) :138-150
[4]   制度差异、地区腐败与收入不平等 [J].
吴一平 ;
芮萌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2) :165-178
[5]   关于以薪养廉有效性的探讨:基于中国的经验 [J].
公婷 ;
吴木銮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5) :117-129
[6]   国内外腐败指数及其对比研究 [J].
徐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5) :110-114
[7]   制度建设与反腐败成效:基于跨期腐败程度变化的研究 [J].
万广华 ;
吴一平 .
管理世界, 2012, (04) :60-69
[8]   腐败、反腐败和中国县际收入差距 [J].
吴一平 ;
朱江南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2) :29-39
[9]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 [J].
周黎安 ;
陶婧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57-69
[10]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J].
倪星 ;
王立京 .
江汉论坛, 2003, (10)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