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80
|
作者
王婧羽 [1 ]
崔春光 [2 ]
王晓芳 [2 ]
崔文君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关键词
721暴雨; 水汽收支; 水汽输送通道; 水汽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根据水汽收支方程计算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时期华北东北部暴雨区域的水汽收支情况并分析水汽输送特征。得到以下结论:经向水汽输送在此次暴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暴雨区内水汽主要来源于中、低层(500 hPa以下)的南边界。暴雨区内水汽的辐合与暴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具有较好一致性,在低层水汽的辐合起主要作用,中高层水汽垂直输送作用更为显著。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得到的结果显示根据水汽源地划分影响此次暴雨过程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从孟加拉湾、南海地区处于中低层直接北上的西南路径,以及中层以下从我国东部海域(黄海、东海为主)进入内陆之后北折向东北偏北方向运动的L形高湿路径;同时高层沿着西风带西北路径的干空气输送也对此次强降水有重要影响。三者中从东部海域到达暴雨区的水汽贡献率最大,而孟加拉湾、南海的水汽输送对于此次强降水起到了明显的增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俞小鼎
    [J]. 气象, 2012, 38 (11) : 1313 - 1329
  • [2] 2012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周宁芳
    [J]. 气象, 2012, 38 (10) : 1307 - 1312
  • [3]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二)极端性降水成因初探及思考
    孙军
    谌芸
    杨舒楠
    代刊
    陈涛
    姚蓉
    徐珺
    [J]. 气象, 2012, 38 (10) : 1267 - 1277
  • [4]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方翀
    毛冬艳
    张小雯
    林隐静
    朱文剑
    张涛
    谌芸
    盛杰
    蓝渝
    林易
    郑永光
    [J]. 气象, 2012, 38 (10) : 1278 - 1287
  • [5]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谌芸
    孙军
    徐珺
    杨舒楠
    宗志平
    陈涛
    方翀
    盛杰
    [J]. 气象, 2012, 38 (10) : 1255 - 1266
  • [6]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孙继松
    何娜
    王国荣
    陈明轩
    廖晓农
    王华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 218 - 225
  • [7] 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江志红
    梁卓然
    刘征宇
    朱云来
    [J].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 361 - 372
  • [8]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状况初析
    张瑜
    汤燕冰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 36 (04) : 470 - 476
  • [9] “05.6”华南特大暴雨过程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
    何立富
    周庆亮
    陈涛
    [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 10 - 16
  • [10] 大尺度环流变化对华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
    马京津
    于波
    高晓清
    李洁
    [J]. 高原气象 , 2008, (03) : 517 -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