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偏好与介入治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双重股利政策的相互影响

被引:14
作者
王垒
曲晶
刘新民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双重股利政策; 介入治理; 选择偏好; 投资机会; 企业生命周期;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8.11.006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双重股利政策视角,借助2009-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双重股利政策的偏好选择及介入治理机理。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发挥"选择治理"的功能,选择发放高股利的企业进行持股投资,并且相对现金股利更加偏好股票股利。在低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相对偏好现金股利;在高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都更偏好股票股利,但综合来看二者都更偏好高投资机会、高股票股利投资组合的企业。从异质机构投资者监督治理角度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介入治理"作用,表现在企业引入期和成长期阶段,会加强对股票股利而减弱对现金股利的治理效果,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会加强对现金股利而减弱股票股利的治理;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仅在成熟期改善了现金股利政策。最后,股票股利的改善可推动企业未来异质机构持股的增加,而仅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现金股利的改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是改善上市公司"难分红"的内生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公司特质风险:刺激还是抑制?——基于通径分析的经验证据 [J].
花冯涛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 20 (01) :43-56+101
[2]   定向增发与股利分配动机异化:基于“高送转”现象的证据 [J].
崔宸瑜 ;
陈运森 ;
郑登津 .
会计研究, 2017, (07) :62-68+97
[4]   现金分红能够增强股市投资者长期信心吗 [J].
张跃文 ;
杨志平 .
金融评论, 2016, 8 (06) :63-79+123
[5]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创业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与研究展望 [J].
王垒 ;
刘新民 ;
王松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3) :68-73+99
[6]   委托代理理论在国有企业的拓展:从单边道德风险到三边道德风险 [J].
王垒 ;
刘新民 ;
丁黎黎 .
商业研究 , 2015, (12) :18-23
[7]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基于迎合理论的证据 [J].
支晓强 ;
胡聪慧 ;
童盼 ;
马俊杰 .
管理世界, 2014, (03) :139-147
[8]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 [J].
伊志宏 ;
李艳丽 .
管理评论, 2013, 25 (05) :60-71
[9]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合谋”了吗:基于高管非自愿变更与继任选择事件的分析 [J].
潘越 ;
戴亦一 ;
魏诗琪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2) :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