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速度、互补资产链接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被引:9
作者
郑刚
莫康
王颂
邹腾剑
邓宛如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芯片设计; 互补资产链接能力; 吸收速度; 快速突破;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220421.001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我国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内涵与意义、影响因素、过程、机制、模式和路径等,但对于后发企业如何在较短时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讨论尚不足。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思半导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后发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引入吸收速度概念,后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遵循从个体、组织到组织间吸收速度提升的演进过程;第二,定义互补资产链接能力概念,区分互补资产内链接能力、互补资产间链接能力、核心-互补链接能力分别在吸收速度动态演进过程的加速作用,揭示核心—互补链接能力有助于技术研发与内部市场耦合作用,进而加速技术积累、迭代和升级的机理;第三,互补资产链接能力提升知识吸收速度,支撑芯片设计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成果丰富吸收能力、互补资产和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理论内涵,研究结论为芯片设计后发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组织学习与国际新创企业GVC嵌入路径——基于中国芯片行业的跨案例分析 [J].
田毕飞 ;
祝人杰 .
科研管理, 2022, 43 (09) :91-98
[2]   核心技术、互补资产与后发企业的超越追赶 [J].
彭新敏 ;
吴晓波 ;
吴东 .
科研管理, 2022, 43 (07) :135-143
[3]   关键核心技术:概念、特征与突破因素 [J].
胡旭博 ;
原长弘 .
科学学研究, 2022, 40 (01) :4-11
[4]   拨云见日——揭示中国盾构机技术赶超的艰辛与辉煌 [J].
欧阳桃花 ;
曾德麟 .
管理世界, 2021, 37 (08) :194-207
[5]   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J].
宋艳 ;
原长弘 ;
张树满 .
科学学研究, 2022, 40 (03) :420-432
[6]   研发模式与外部技术吸收速度: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J].
孙嘉悦 ;
郑素丽 ;
黄灿 .
科学学研究, 2021, 39 (08) :1373-1383+1406
[7]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之路 [J].
吴晓波 ;
张馨月 ;
沈华杰 .
管理世界, 2021, 37 (03) :123-136+9
[8]   本土品牌厂商创新赶超路径演化研究 [J].
臧树伟 ;
陈红花 .
科学学研究, 2020, 38 (06) :1132-1141
[9]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J].
汤志伟 ;
李昱璇 ;
张龙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 (01) :1-9
[10]   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 [J].
路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164-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