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模式与外部技术吸收速度: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7
作者
孙嘉悦 [1 ]
郑素丽 [2 ]
黄灿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
[2]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吸收能力; 速度; 研发模式; 技术通用程度; 技术距离;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210312.004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面对当前动态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时,企业如何快速吸收外部引进的技术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吸收能力的速度维度出发,利用了257家中国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专利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构建了研发模式和吸收速度之间的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选择合作研发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吸收外部技术的速度。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外部技术特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外部技术的通用程度更高的情境下,合作研发与吸收速度之间的作用关系更强,但外部技术与企业内部知识基础的技术距离并不影响研发模式与吸收速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论对于企业制定战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技术环境具有一定的管理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373 / 1383+1406 +14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FDI技术溢出、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的比较——基于制造业技术升级的视角 [J].
原毅军 ;
孙大明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9) :1334-1347
[2]   正式/非正式知识搜索宽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J].
阮爱君 ;
陈劲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10) :1573-1583
[3]   政府补助、研发支出与市场价值——来自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J].
逯东 ;
林高 ;
杨丹 .
投资研究, 2012, 31 (09) :67-81
[4]   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J].
陈海声 ;
卢丹 .
软科学, 2011, 25 (02) :20-23
[5]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北京市3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J].
杨梅英 ;
王芳 ;
周勇 .
中国软科学, 2009, (06) :172-177
[6]   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探析 [J].
吴晓波 ;
韦影 ;
杜健 .
科学学研究, 2004, (06) :630-633
[7]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刘常勇 ;
谢洪明 .
科学学研究, 2003, (03) :307-310
[8]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coordination: The effect of intrafirm inventor task networks on absorption speed[J] . Solon Moreira,Arjan Markus,Keld Laurse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2018 (9)
[9]  
Knowledge sharing and safeguarding in R&D collaborations: The role of steering committees in biotechnology alliances[J] . Shivaram V. Devarakonda,Jeffrey J. Reue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2018 (7)
[10]   When does tapping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result in knowledge integration? [J].
Tzabbar, Daniel ;
Aharonson, Barak S. ;
Amburgey, Terry L. .
RESEARCH POLICY, 2013, 42 (02) :48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