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请求权基础规范——能否以及如何区别于侵权责任规范?

被引:8
作者
李永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侵权责任; 物权请求权; 请求权基础; 民事责任; 人格权请求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权作为一种权利,人格权独立成编必然有其自身的救济措施,这种救济措施就是人格权请求权。无论是人格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都应该在侵权责任之外具有自身的特殊救济措施。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人格权请求权的规范结构中,无论在适用场合,还是在救济措施中,都没有与侵权责任请求权清晰地区分开来。救济措施中的相同规定决定了这两种请求权不可能有效地区分,甚至有些人格权编的条文中适用了“过错”“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等,很难让人明白是人格权请求权还是侵权责任请求权。这也印证了为什么传统民法中极力区分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否则各编难以真正区分,分编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国立法自《民法通则》到《侵权责任法》,甚至到《民法典》,一贯做法是笼统规定“民事责任”,不能清楚地区分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侵权责任请求权的责任方式(救济措施),导致各种权利自身的救济措施与侵权责任方式无法区分。人格权编规定的人格权请求权绝大多数无法与侵权责任的规范区分。为法律适用的目的,必须从理念及教义学的视角区分二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民法典》中得利返还请求权基础的体系与适用 [J].
王洪亮 .
法学家, 2021, (03) :30-46+191
[2]   论《民法典》之人格权请求权体系 [J].
张红 .
广东社会科学, 2021, (03) :235-244
[3]   请求权基础思维:案例研习的法教义学“引擎” [J].
金晶 .
政治与法律, 2021, (03) :88-103
[4]   中国法上侵权请求权基础的规范体系 [J].
吴香香 .
政法论坛, 2020, 38 (06) :172-181
[5]   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19, (01) :224-243
[6]   合同法上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基础规范分析 [J].
李永军 .
法学杂志, 2018, 39 (04) :20-31
[7]   请求权基础实例研习教学方法论 [J].
朱晓喆 .
法治研究, 2018, (01) :25-39
[8]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中国民法典的不二选择 [J].
孟勤国 .
东方法学, 2017, (06) :80-84
[9]   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再批评 [J].
尹田 .
比较法研究, 2015, (06) :1-7
[10]   人格权规范的属性与表达 [J].
窦海阳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 52 (02)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