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育学视域下的ChatGPT:内涵、主题、反思与挑战

被引:36
作者
郑永和 [1 ]
周丹华 [1 ]
张永和 [2 ]
田雪葳 [3 ]
王晶莹 [1 ]
郑一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
[2]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3]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4] 民航总医院
关键词
计算教育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教育大数据;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高阶思维;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9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阶推动了计算教育时代数据密集型范式的转型升级,并将计算教育学推向发展关键期。本文首先探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价值内涵,从而揭示人工智能进阶推动计算教育学范式升级的要旨。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师-生-机”知识生成所涌现的教育研究主题,并根据核心领域关系图谱从技术突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解析学校场域中“师-生-机”多主体研究共同推进计算教育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由此勾勒出强算法算力驱动计算教育学迭代的人机共融的多元化研究图景。再进一步反思ChatGPT教育应用的工具而非目的性,ChatGPT作为一种协助写作的技术手段而非负责任的主体;作为教学的增强和补充方式而非取代教师角色;配合辅助学生学习而不可产生过度依赖。最后从理论建构与决策赋能方面探讨ChatGPT带来计算教育学发展的关键挑战,即探索基于教育计算的基础理论建构、推进计算教育学的结构规则演进、践行计算教育学的环境构建与应用实践、提升教师能力达成教育计算的育人取向、防范智能应用数据的隐私与偏见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 [J].
张乐乐 ;
顾小清 .
中国远程教育, 2023, 43 (02) :54-63+82
[12]   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模型与实践框架 [J].
张乐乐 ;
顾小清 .
开放教育研究, 2022, 28 (06) :101-110
[13]   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技术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J].
张志华 ;
王丽 ;
季凯 .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43 (05) :33-39
[14]   计算教育学国内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语言模型和自然语言生成技术 [J].
贾维辰 ;
彭俊 ;
任英杰 .
远程教育杂志, 2021, 39 (03) :42-51
[15]   学科想象与理论生长——兼论计算教育学的错觉 [J].
吴刚 .
教育研究, 2021, 42 (03) :76-89
[16]   无缝学习的焦点与趋势 [J].
肖君 ;
梁晓彤 ;
黄龙翔 ;
潘志敏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02) :66-75
[18]   计算教育学:研究动态与应用场景 [J].
王晶莹 ;
张永和 ;
宋倩茹 ;
马勇军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4) :59-66
[19]   计算教育学论纲:立场、范式与体系 [J].
郑永和 ;
严晓梅 ;
王晶莹 ;
王杨春晓 ;
刘士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 (06) :1-19
[20]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J].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3) :4-1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