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育学论纲:立场、范式与体系

被引:40
作者
郑永和
严晓梅
王晶莹
王杨春晓
刘士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科建制; 教育计算学; 教育大数据; 数据科学;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6.001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大数据的涌现和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实践的智能化发展及研究范式的系统性变革,使得计算教育学的产生成为必然和应然。计算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技术的先导式发展和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都为计算教育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基于学科建构的视角,计算教育学是以量化教育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计算教育学的核心价值在于针对教育领域的真实问题的实践与应用,以及跨领域综合性研究。研究体系以计算方法为核心,研究范式已经从自上而下的量化研究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基于数据的教育规律探索研究。目前计算教育学形成了模拟实验与数据密集型探究共同发展的特征。鉴于目前计算教育学的知识建构相对缺乏,社会建构的规范化雏形尚未形成,需从学科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研究范式和学科知识生成、交互环境与教学应用构建等方面构建学科知识系统化框架,从专业学会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学术评价机制、基金项目资助等方面推动学科外在的社会建构。为推进计算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新兴、面向应用的跨领域学科,还需要系统性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立专业学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学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从大数据到计算教育学:概念、动因和出路 [J].
王晶莹 ;
杨伊 ;
郑永和 ;
夏惠贤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1) :85-92
[2]   计算教育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J].
李政涛 ;
文娟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6) :12-18
[3]   论计算社会科学的双重功能 [J].
郦全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7 (05) :6-13
[4]   智能教育:体系框架、核心技术平台构建与实施策略 [J].
刘邦奇 ;
王亚飞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0) :23-31
[5]   面向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 [J].
黄荣怀 ;
周伟 ;
杜静 ;
孙飞鹏 ;
王欢欢 ;
曾海军 ;
刘德建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5) :11-22
[7]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 陈丽,逯行,郑勤华.中国远程教育. 2019(07)
[8]   本体性意义与学科反思:大数据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回应 [J].
赵超越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 (01) :127-140
[9]   教育何以是大数据的 [J].
杨开城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2) :5-11
[10]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计算实验研究 [J].
余胜泉 ;
徐刘杰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