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与未来:基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向国家学分银行的跃迁

被引:6
作者
黄庆平
巩利芳
机构
[1]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学分银行; 国家学分银行; 实践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9.2 [];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将全社会每一位学习者在各个人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予以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赋予国家学分银行的职责。既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间断、流动的学习需求,也能够认可和接纳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与国家学分银行共有的时代特质。当前由各级开放大学(省级电大)运营多年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平台,能为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提供诸多先验成果的借鉴。未来获得政府充分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仍需在统一制定标准体系、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如此才会彰显其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家资格框架要素论 [J].
肖凤翔 ;
邓小华 .
教育研究, 2017, 38 (07) :37-43
[2]   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 [J].
张秀芹 .
中国大学教学, 2017, (01) :79-83
[3]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学分银行”机制的构建 [J].
武钰敏 .
继续教育研究, 2016, (11) :77-79
[4]   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 [J].
周晶晶 ;
孙耀庭 ;
慈龙玉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5) :55-60
[5]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J].
邓毅 ;
吴晓雪 .
中国成人教育, 2016, (10) :40-42
[6]   什么阻碍了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学位——基于“学分银行”视角 [J].
李锋亮 ;
谢珂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2) :75-80
[7]   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路径与机制 [J].
吴遵民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1) :43-49
[8]   从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到学分银行建设 [J].
刘剑青 ;
方兴 ;
马陆亭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4) :132-135
[9]   终身学习背景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构建 [J].
董衍美 .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 (10) :1-1
[10]   省域学分银行的构建实践与策略探究——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试行为例 [J].
尤佳春 .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4, 25 (0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