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8
作者
邓毅 [1 ]
吴晓雪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学分银行; 问题; 学分互认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学分银行"引入中国是为了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早在2010年,我国就开始进行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尤以上海、北京、广东、云南等几省、市作为试点基地,在各专家学者的努力钻研、政府的倾力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的学分互认机制也为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仍然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从问题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学分银行建设的问题及其困境进行整体上的梳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韩国学分银行十五年:成就、挑战与未来 [J].
林晓凤 ;
安宽洙 .
职教论坛, 2015, (03) :42-49
[2]   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现状、焦点与展望——基于不同类型文献的分析 [J].
江颖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3 (01) :14-22
[3]   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 [J].
汤诗华 ;
毕磊 ;
朱祖林 ;
郭允建 .
中国远程教育, 2013, (05) :16-21+95
[4]   韩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及经验 [J].
刘安 ;
王海东 .
中国考试, 2013, (05) :32-38
[5]   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及其引发的思考 [J].
吴韶华 .
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1) :23-26
[6]   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欧洲学分互认与累积体系对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启示 [J].
王宏 ;
魏奇 ;
杨敏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03) :38-43
[7]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 [J].
杨晨 .
中国远程教育, 2012, (06) :41-46+95
[9]   “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 [J].
吴钧 .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1(Z1) (Z1) :89-92
[10]   ECTS运作的内部规则与外部保障 [J].
王运来 ;
刘洁 ;
朱雯 .
阅江学刊, 2009, 1 (01)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