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模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基于代理成本中介和股权集中调节的视角

被引:6
作者
李小娟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企业非效率投资; 代理成本; 股权集中度;
D O I
10.16339/j.cnki.hdxbskb.2017.06.012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020204 ;
摘要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2010-2015年234家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探讨了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与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相比,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代理成本在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股权集中度会弱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过度投资的抑制效果;同时也会弱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 [J].
汤萱 ;
谢梦园 ;
许玲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7, 32 (04) :70-81
[2]   股权激励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高管过度自信中介效应的视角 [J].
彭耿 ;
廖凯诚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 (04) :44-49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偏好——基于激励对象视角的研究 [J].
肖淑芳 ;
石琦 ;
王婷 ;
易肃 .
会计研究, 2016, (06) :55-62+95
[4]   CEO股权激励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并购事件的经验证据 [J].
姚晓林 ;
刘淑莲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12) :91-102
[5]   股权激励抑制了投资不足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春玲 ;
高鹏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1) :6-8
[6]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心理学报. 2014(05)
[7]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J].
刘广生 ;
马悦 .
中国软科学, 2013, (07) :110-121
[8]   股权激励导致过度投资吗?——来自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汪健 ;
卢煜 ;
朱兆珍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 28 (05) :70-79
[9]   股权激励能够抑制投资非效率吗 [J].
罗付岩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3) :29-36
[10]   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 [J].
罗付岩 ;
沈中华 .
财贸研究, 2013, 24 (02) :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