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54
作者
杨虎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增长效能; 高质量发展; 创造性破坏; 人工智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技术革命浪潮的增长效能由其在连接+能源+材料三重维度的技术变迁及其所形成的净创造效应所决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1.0虽然深刻地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品类型,但却未能实现黄金30年时期的生产率、积累率和实际工资的协同增长,反而出现了三者的长时间"脱耦"。这其中固然有测度困难和时滞的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数字经济主要停留在交易的"连接"技术突破上,而缺乏能源和材料的实质性进展,因此总体净创造性效应较弱。与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经济相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2.0因其可实现生产领域的"连接"突破,有着更大的净创造效应和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避免出现第一代数字经济的诸多弊端,仍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数字经济的创新领域和发展方向,使其实现从小范围、窄领域的服务业局部繁荣到大范围、多领域的产业渗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工智能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ICT时代的启示与AI时代的应对之道 [J].
杨虎涛 .
人文杂志, 2020, (05) :31-42
[2]   高质量经济活动:机制、特定性与政策选择 [J].
杨虎涛 .
学术月刊, 2020, 52 (04) :35-44
[3]   经济长波的历史界分与解析框架:唯物史观视角下的新拓展 [J].
胡乐明 ;
刘刚 ;
高桂爱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33 (05) :89-103
[4]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J].
黄群慧 ;
余泳泽 ;
张松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8) :5-23
[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目标与路径 [J].
芮明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9) :24-40
[8]  
美国增长的起落[M]. 中信出版社 , 罗伯特·戈登, 2017
[9]  
创客[M]. 中信出版社 , 安德森, 2015
[10]  
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危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科茨,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