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ICT时代的启示与AI时代的应对之道

被引:17
作者
杨虎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 创造性破坏; 通用技术;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20.05.01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1 ;
摘要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首先在于实现国民收入、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的协同增长,这种发展需要建立在具有足够的生产率增长空间、分工深度和净创造效应的高质量经济活动基础上。作为一种ICT技术的深化,当前的弱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智能连接技术,是从机机互联到万物互联,代表了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这必将带来产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过程的深刻变化。人工智能要尽可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结构转化的着力点,避免ICT时代的"索洛悖论"和经济增长推动"乏力",就要放大其创造性效应与渗透效应,这尤其需要促进人工智能从当前有限的生活服务领域应用转向大范围的制造领域与生产服务领域应用,使人工智能技术尽可能地与材料、能源技术相结合,从而获取更大的创新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M]. 商务印书馆 ,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ErnestMandel)著, 1998
[2]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 [J].
任保平 .
人文杂志, 2018, (02) :26-34
[3]   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J].
贺晓宇 ;
沈坤荣 .
上海经济研究, 2018, (06) :25-34
[4]  
新自由主义简史[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哈维, 2015
[5]   Possible measurement bias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J].
Gullickson, W ;
Harper, MJ .
MONTHLY LABOR REVIEW, 1999, 122 (02) :47-67
[6]   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8, 50 (07) :39-45+59
[7]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J]. 马建堂.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8(05)
[8]  
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意)多西(Dosi,Giovanni)等编, 1992
[9]  
美国增长的起落[M]. 中信出版社 , 罗伯特·戈登, 2017
[10]   人工智能、奇点时代与中国机遇 [J].
杨虎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8, (12)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