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黄金年代是怎样形成的——对两种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21
作者
孟捷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黄金年代; 调节学派; 曼德尔; 长波; 资本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危机发生,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黄金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黄金年代的产生和延续提出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是曼德尔在《晚近资本主义》等论著中提出的解释,另一种则是调节学派的解释。曼德尔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运用于解释战后繁荣,却未能在方法论上发展出一种为调节学派倡导的属于中间层次的制度分析。另一方面,调节学派虽然注重于制度分析,却不恰当地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误将消费作为积累的原动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两者之间达成某种创造性的综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6+159 +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 [J].
孟捷 .
开放时代, 2011, (10) :101-120
[2]  
高级政治经济学.[M].张宇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孟捷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M].高峰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5]  
劳动与垄断资本.[M].[美]布雷弗曼(H·Braverman) 著;方生等 译.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