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中国扶贫新实践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42
作者
李小云
徐进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消除贫困; 国家与社会; 界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揭示扶贫过程的需要,将国家/社会系统进一步细化为政治、行政、乡村治理以及乡村社会不同要素动态互动所构成的系统,以此为理论框架,同时应用"相遇""界面"和"回应"的概念,呈现了在国家/社会的动态互动关系条件下扶贫干预从上到下传递的复杂的微观叙事。本文认为,虽然扶贫议程达到行政科层后,乡村治理与乡村社会的相遇和彼此回应中存在着不同社会能动者基于自身生活世界对扶贫议程产生的变异性影响,但扶贫过程在总体上则是政治对行政的融合与形塑、乡村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以及总体上国家与社会的整合。这是脱贫攻坚政策和措施得以贯彻落实的制度性基础,也是中国减贫取得不断进展的根本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43+242 +24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脱贫攻坚:后革命时代的另类革命实践 [J].
李小云 ;
杨程雪 .
文化纵横, 2020, (03) :89-97+143
[3]   建立前瞻性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从实质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点谈起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20, (01) :34-48+5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以40年农村发展和减贫为例 [J].
王春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11) :86-103+206
[5]   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与功能机制分析 [J].
王浦劬 ;
汤彬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9) :4-24+204
[6]   改革40年的农村反贫困认识与后脱贫战略前瞻 [J].
何秀荣 .
农村经济, 2018, (11) :1-8
[7]   中国减贫四十年: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的尝试性解释 [J].
李小云 ;
徐进 ;
于乐荣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6) :35-61+242
[8]   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J].
汪三贵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6) :1-11
[9]   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云南两大贫困县的调研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探索与争鸣, 2018, (02) :106-111+143
[10]   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 [J].
殷浩栋 ;
汪三贵 ;
郭子豪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6) :70-9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