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四十年: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的尝试性解释

被引:95
作者
李小云
徐进
于乐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减贫四十年; 经济增长与减贫; 社会文化与减贫;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8.06.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特色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交织互动模式驱动下,贫困人口把握发展机会、走出贫困的独特发展叙事。这一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理念的主导作用,也显示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于减贫的重要作用。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主导的扶贫行动共同推动下,在中国特有的"家国"世界观和乡村社会关系条件下发生的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意义的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现代性、小农生产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的交织作用。小农生产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与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四十年减贫的政治社会机制的假设。中国四十年的减贫既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发展故事,也是凝聚着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特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当代发展实践中的典型呈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61+242 +242-243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转轨期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研究.[D].熊吉峰.华中农业大学.2004, 01
[2]  
201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4]  
羡慕嫉妒恨.[M].张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978-7-5097-9236-0
[5]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M].杨美惠;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  
中国的经济制度.[M].张五常; 著.中信出版社.2009,
[7]  
中国农村减贫研究.[M].刘坚;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8]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宋洪远主;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英) 麦迪森 (Maddison;A.) ;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  
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M].黄季焜; 著.格致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