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前瞻性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从实质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点谈起

被引:25
作者
黄宗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关键词
实践/实质/实用主义; 前瞻性道德理念; 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31 [调查方法、工作方法];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我们对待所有现有理论的基本态度,是把它们当作问题而不是答案。相对千变万化的实际而言,理论只可能是片面的或局部的,不可能是普适的,只可能是随真实世界的演变而相应变化,不可能是给定的永恒真理。学术可以,也应该借助不同流派的现有理论来协助我们认识实际,来推进我们对实际的概括,但绝对不应该像高度科学主义化的主流西方理论那样用来表达虚构的普世规律,或对真实世界实际片面化和理想化。真正求真的学术是根据精准的经验研究,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取舍、对话、改造和推进,来建立带有经验界限的、行之有效的、更符合经验实际的概括,再返回到经验/实践世界中去检验。如此的学术,探索的应该是由求真和崇高的道德价值动机出发的问题,不该局限于如今流行的比较庸俗和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研究方法或其所谓的"问题意识"。这才是这里提倡的"前瞻性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质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8+5 +5-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探寻中国长远的发展道路:从承包与合同的区别谈起 [J].
黄宗智 .
东南学术, 2019, (06) :29-42+246
[3]   社会的生产 [J].
沈原 .
社会, 2007, (02) :170-191+207
[4]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3-36+243
[5]  
连接实践与理论[M]. 法律出版社 , 黄宗智, 2015
[6]  
经验与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黄宗智, 2007
[7]   Karl Polanyi and the writing of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J].
Fred Block .
Theory and Society, 2003, 32 :27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