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立法的一般范畴

被引:26
作者
郑志峰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立法层次; 规范类型; 内容要素; 思维策略; 立法路线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当前人工智能的治理已经迈入大规模立法的新阶段,但相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部门法色彩与具象化特征,亟需透过具体问题的迷雾从整体上构建人工智能立法的一般范畴。人工智能立法应当区分智能科技、智能要素以及智能应用三个基本层次,不同层次的风险发生、表征与治理机制不同。人工智能立法需要产业促进法与风险治理法两组规范类型,产业促进法又具体包括市场法与政策法两组子类型,既要克服科技不足也要警惕科技过度,并明确作为立法内容的主体、客体以及权责关系。协同治理、多元治理以及敏捷治理应当成为人工智能立法的基本思维,同时有必要制定一份清晰的人工智能立法路线图,以便明确未来人工智能立法的整体方向与具体步骤。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信息内容治理 [J].
支振锋 .
政法论坛, 2023, 41 (04) :34-48
[2]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治理挑战与治理型监管 [J].
张欣 .
现代法学, 2023, 45 (03) :108-123
[3]   诊疗人工智能的医疗损害责任 [J].
郑志峰 .
中国法学, 2023, (01) :203-221
[4]   数字法理的基础概念与命题 [J].
张吉豫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2, 28 (05) :47-72
[5]   科技治理“伦理化”的法律意涵 [J].
赵鹏 .
中外法学, 2022, 34 (05) :1201-1220
[6]   算法规制的立法论研究 [J].
任颖 .
政治与法律, 2022, (09) :98-111
[7]   数智化社会的法律调控 [J].
齐延平 .
中国法学, 2022, (01) :77-98
[8]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J].
张兆翔 ;
张吉豫 ;
谭铁牛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 (11) :1270-1277
[10]   从欧盟《人工智能法》提案看我国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和法律挑战 [J].
王婧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1, (08)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