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中国重点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85
作者
刘钻扩
辛丽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方向距离函数; GML指数; 断点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绿色"一带一路"强调增长动力的转换,其落脚点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中国沿线重点省域作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实施的先锋与主力军,一方面,其更能充分享受到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其战略支撑与撬动作用关乎着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效与进度。本文首次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重点省域视角,采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测算并分析沿线重点省域GTFP的发展现状与动因来源;利用断点回归首次定量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重点省域GTFP的影响净效应,并探讨沿线重点省域下一步加快GTFP发展的务实路径。研究发现:(1)沿线重点省域的GTFP发展现状总体较好;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2)"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重点省域的GTFP和技术进步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影响净效应分别达0. 138和0. 156。(3)研发投入对GTFP和技术进步表现为抑制作用但不显著;经济发展与GTFP表现为"U"型关系,沿线重点省域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GTFP表现为负相关;沿线重点省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对GTFP当前主要表现为负效应,原因受限于沿线重点省域不合理的贸易结构和研发与经济水平的掣肘作用。(4)"一带一路"建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省域的GTFP均表现为显著正效应,影响净效应分别达0. 143和0. 130,对两大区域的技术进步同样表现为正效应,影响净效应分别达0. 152和0. 161。(5)沿线重点省域下一步应重点从借力对外贸易,发展绿色经济;完善创新机制,重视人才效用;强调科技创新,优化研发结构等方面入手来提升自身的GTFP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产业聚集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J].
杨浩昌 ;
李廉水 ;
刘军 .
科研管理, 2018, 39 (01) :83-94
[2]   R&D资源配置、空间关联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
焦翠红 ;
陈钰芬 .
科学学研究, 2018, 36 (01) :81-92
[3]   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证分析 [J].
岳鸿飞 ;
徐颖 ;
吴璘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2) :196-206
[4]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研究 [J].
杨利红 ;
梁小甜 .
经济问题, 2017, (10) :126-129
[5]   中国绿色创新能力的时空分异与收敛性研究 [J].
刘章生 ;
宋德勇 ;
弓媛媛 .
管理学报, 2017, 14 (10) :1475-1483
[6]   金融发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J].
张帆 .
中国软科学, 2017, (09) :154-167
[7]   强“波特假说”存在产业异质性吗?——基于产业碳密集程度细分的视角 [J].
刘传江 ;
赵晓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1-9
[8]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的实证分析 [J].
申晨 ;
贾妮莎 ;
李炫榆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 29 (02) :144-154
[9]   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J].
滕泽伟 ;
胡宗彪 ;
蒋西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3) :78-94
[10]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证 [J].
谭政 ;
王学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