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的规范效力:可诉性和具体化

被引:44
作者
胡静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权; 规范效力; 可诉性;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7.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权的规范效力包括可诉性效力和具体化效力。可诉性效力指环境权直接作为审判依据,具体化效力指借由立法间接影响审判。国外环境权诉讼中,结合宪法环境权规范和立法的具体条款作出裁判的案例同时体现可诉性效力和具体化效力;仅以宪法环境权规范为依据的案例,只运用可诉性效力,是为环境权的自我执行。环境权的自我执行违背了形式理性优先于实质理性的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仅在宪法司法化的国家处于环境立法体系尚未建立的阶段有必要性。宪法环境权规范没有规定法定效果,属于原则范畴,其适用方式是和其他原则进行衡量,经由具体化为立法中的规则发挥作用。审理案件时,法院应优先适用立法(具体化效力),在立法存在歧义或者冲突时,法院可以借助对宪法环境权的解释厘清立法的模糊之处(可诉性效力)。我国目前环境立法比较系统,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环境权诉讼的必要性;宪法尚未司法化更是彻底否定了环境权诉讼的可行性。不过,环境权入宪仍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7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   环境法领域利益冲突的识别与衡平 [J].
李启家 .
法学评论, 2015, 33 (06) :134-140
[3]   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 [J].
袁文峰 .
政治与法律, 2015, (04) :66-77
[4]   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 [J].
吴卫星 .
法学评论, 2014, 32 (05) :180-188
[5]   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J].
蔡守秋 .
现代法学, 2013, (06) :3-21
[6]   环境权辨伪 [J].
彭运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49-55
[7]   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以“菲律宾儿童案”为例 [J].
刘卫先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4) :60-65+128+157
[9]   环境权热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 [J].
巩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4) :125-132
[10]   环境权可司法性的法理与实证 [J].
吴卫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