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南坡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6
|
作者
曹广超 [1 ]
张航 [1 ,2 ]
曹生奎 [1 ,2 ]
赵青林 [1 ,2 ]
蒋刚 [1 ,2 ]
机构
[1]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潜在蒸散量; 影响因素;
D O I
10.16229/j.cnki.issn1001-7542.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PM公式,结合托勒、野牛沟、祁连和门源站的气象要素数据,完成了对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的估算,并对其年际和年内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60-2012年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值为790.47mm/a-1,变化范围为725.03mm/a-1-834.98mm/a-1,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0.46mm/a.托勒、野牛沟和祁连三个站点的潜在蒸散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门源站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祁连山南坡年内潜在蒸散量呈现明显的单峰模式,夏季蒸散量最大,占全年总量的42.04%,随之是春季、秋季和冬季,冬季的潜在蒸散量最少为66.09mm.1960-2012年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的最大影响因子为日最高温和风速,基本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湿度的影响性也较大,为极显著负相关影响因子.年内春夏秋冬各季节潜在蒸散量最大的影响因子分别是最高温、湿度、湿度和风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1981~2010年陕西潜在蒸散量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韦振锋
    陈思源
    黄毅
    [J]. 地理科学, 2015, 35 (08) : 1033 - 1041
  • [2] 1961-2010年中国十大流域水分盈亏量时空变化特征
    高歌
    许崇育
    [J]. 地理学报, 2015, 70 (03) : 380 - 391
  • [3] 1971~2010年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的变化趋势
    王建兵
    王素萍
    汪治桂
    [J].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 245 - 250
  • [4] 1960—2011年西北五省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J]. 刘宪锋,潘耀忠,张锦水,林志慧.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 [5] 黑河流域潜在蒸散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赵捷
    徐宗学
    左德鹏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Z1) : 164 - 169
  • [6]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段春锋
    缪启龙
    曹雯
    [J]. 中国沙漠, 2012, 32 (06) : 1723 - 1730
  • [7] “蒸发悖论”在黄河流域的探讨
    马雪宁
    张明军
    王圣杰
    马潜
    潘淑坤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5) : 645 - 656
  • [8]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白爱娟
    假拉
    徐维新
    [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6) : 949 - 957
  • [9] 1971~2008年我国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的归因
    尹云鹤
    吴绍洪
    戴尔阜
    [J]. 科学通报, 2010, (22) : 2226 - 2234
  • [10] 长江源区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裴超重
    钱开铸
    吕京京
    辛元红
    梁四海
    万力
    [J]. 现代地质, 2010, 24 (02) : 362 -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