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犯的主观目的

被引:37
作者
徐凌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法占有目的; 不法领得目的; 不法获利目的; 侵犯所有权; 侵犯整体财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理论上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研究有意或无意地割裂了这一构成要件的解释与我国财产犯罪保护法益之间的紧密联系。现有的理论既不能充分论证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必要性,也不能为非法占有目的作为盗窃罪、诈骗罪共同主观目的提供统一且合理的解释。作为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根据与内涵应当结合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进行探讨。根据《刑法》第91、92条对于刑法所保护的财产范围的界定,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犯罪所保护的是作为整体的合法财产。在此基础上,现行法下的非法占有目的宜解释为不法获利目的,而非德日刑法理论中的不法领得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4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占有概念的规范本质及其展开 [J].
马寅翔 .
中外法学, 2015, 27 (03) :739-766
[2]   占有不是财产犯罪的法益 [J].
车浩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3) :122-132
[3]   占有概念的二重性:事实与规范 [J].
车浩 .
中外法学, 2014, 26 (05) :1180-1229
[4]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J].
黎宏 .
清华法学, 2013, 7 (06) :122-137
[5]   财产犯的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 [J].
陈洪兵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1 (03) :97-106
[6]   “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 [J].
车浩 .
中国法学, 2013, (01) :114-130
[8]   抢劫、盗窃利益行为探究 [J].
王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12) :9-14
[9]   论可罚的使用盗窃 [J].
张红昌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5) :54-61
[10]   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 2005, (05) :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