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被引:123
作者
黎宏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霸王餐; 盗窃罪; 财产性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盗窃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对这种行为,应当而且能够以现行刑法中的盗窃罪对其加以应对。主张财产性利益不能成为盗窃罪对象的学说既不符合我国刑法中财产犯罪的相关规定,也缺乏理论根据。财产性利益的转移,不一定要经过被害人的同意。从刑法解释、相关法条的协调平衡以及处罚的妥当性的角度来看,应当提倡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盗窃罪对象的肯定说。只是,从明确盗窃财产性利益犯罪的成立条件,防止不当扩大处罚范围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取得财产性利益的内容加以限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 [J].
陈烨 ;
李森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11) :51-55
[2]   抢劫罪中的财产性利益探究 [J].
张红昌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07) :51-55
[3]   1995-2010年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发展演变及侦防对策 [J].
李蕤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02) :117-124
[4]   论借据能否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 [J].
武良军 .
政治与法律, 2011, (02) :37-44
[5]   关于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思考 [J].
夏理淼 .
学理论, 2010, (36) :99-101
[6]   论盗窃借条、欠条行为的刑法性质——兼论其他涉债权凭证行为的性质 [J].
曾芬芬 ;
曾芳芳 .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6) :42-45
[7]   抢劫、盗窃利益行为探究 [J].
王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12) :9-14
[8]   论盗窃罪的对象 [J].
童伟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4) :68-77+127
[9]   无体财产概念对现代所有权观念的影响 [J].
李国强 .
当代法学, 2009, 23 (04) :40-47
[10]   论可罚的使用盗窃 [J].
张红昌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5) :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