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0年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发展演变及侦防对策

被引:15
作者
李蕤
机构
[1] 北京警察学院
关键词
多发性侵财犯罪; 发展演变; 侦防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多年来高发低破,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1995——2010年16年间,多发性侵财犯罪有其相对稳定的特点:盗窃犯罪始终位居侵财犯罪发案量首位,流动人口始终扮演着犯罪主体重要角色,不同类案始终存在着可探寻的犯罪规律等,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公安工作中应不断创新警务防控策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侦查实务部门亦从战略思路的确立、机制建设的完善、侦查模式的变革等不断提升综合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李晓超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中国刑法史.[M].蔡枢衡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4]  
犯罪学.[M].张绍彦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论犯罪与刑罚.[M].(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  
犯罪与现代化.[M].[美]谢利 著;何秉松 译.群众出版社.1986,
[7]   中国农民工财产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1987-2008 [J].
魏建 ;
王晓文 .
山东经济, 2010, 26 (06) :48-54
[8]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J].
刘晓梅 .
城市问题, 2010, (05) :75-77+83
[9]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 [J].
史晋川 ;
吴兴杰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2) :1-15
[10]   关注民生 完善机制 力破“小案” [J].
陈一兵 ;
李建东 .
中国刑事警察, 2008, (06)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