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思考

被引:8
作者
夏理淼
机构
[1]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盗窃罪; 财产性利益; 犯罪对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日趋复杂,以债权债务的取得和灭失为代表的财产性利益越来越需要得到刑法的保护。但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对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存在分歧,并由此导致司法实践的困惑及执法不统一情况。这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也不利于维护人权和打击犯罪。基于此,通过分析评述中外刑法学界关于盗窃罪犯罪对象属性的不同观点,提出对盗窃罪犯罪对象属性的看法,然后从财产性利益的概念、特征入手,阐述债权凭证等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并以司法实践对相关案件的处理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侵犯财产罪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1998
[2]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
[3]  
我国刑法中盗窃罪的理论于实践[M]. 群众出版社 , 赵永林著, 1989
[4]  
刑法各论 .2 陈朴生. 台北正中书局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