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改革中“机械正义”之纠正——兼论人工智能运用的边界及前景

被引:27
作者
倪震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量刑规范化; 机械化量刑; 机械正义; 人工智能; 个案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持续推进已十年有余且已取得巨大成效,理性地检视不难发现,在此过程中一直存有量刑机械化之倾向。该种思潮实际上是在挤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追求所谓的同案同判,不仅不具有可行性,而且本质上是以"机械正义"取代"个案正义"。我国量刑改革对机械化量刑进行扬弃也应从传统非技术性路径与新兴技术性路径两个维度予以展开。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逐步走进法学研究及司法审判视野的当下,更有必要在辩证批判机械化量刑思潮的基础之上,探讨人工智能于量刑实践运用的限度及其前景,确立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于量刑实践积极效能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其无法取代法官的客观现实,进而在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理论定位的基础上使得裁量化下的个案正义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2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人工智能介入司法领域的价值与定位 [J].
潘庸鲁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101-106
[2]   同案同判:一个虚构的法治神话 [J].
周少华 .
法学, 2015, (11) :131-140
[3]   美国联邦量刑指南的历史、现状与量刑改革新动向 [J].
彭文华 .
比较法研究, 2015, (06) :92-110
[4]   美国联邦量刑指南实施效果——兼论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启示 [J].
郭志远 ;
赵琳琳 .
政法论坛, 2013, 31 (01) :162-169
[5]   中国量刑改革:理论、规范与经验 [J].
熊秋红 .
法学家, 2011, (05) :37-53+176
[6]   量刑规范化的规范方式选择 [J].
李洁 ;
于雪婷 ;
徐安怀 .
当代法学, 2011, 25 (03) :69-74
[7]   实现量刑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J].
赵廷光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4) :3-17
[8]   何谓司法公正 [J].
徐显明 .
文史哲, 1999, (06) :87-96
[9]  
当审判工作遇上人工智能.[N].张军华;顾建兵;.人民法院报.2017,
[10]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M].梁根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