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生态”城市化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其聚类模式

被引:37
作者
李久枫 [1 ]
余华飞 [1 ]
付迎春 [1 ,2 ]
赵耀龙 [1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城市化协调度; 时空变化; 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时空聚类模式;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多维城市化协调度评价是衡量区域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方面,探究城市化时空聚类模式则是分析区域城市化特征的有效方法。针对目前城市化协调度评价缺乏多维度时空综合分析的现状,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权重矩阵的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2006-2014年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时空扫描方法分析其聚类模式。研究结论为:(1)近10年来城市化水平呈现3种时序特征,人口城市化水平表现出随时间均衡发展的"集中"特征,而经济与土地表现出低频次的"集中与分散"交替,社会、生态及综合水平表现出高频次的"集中与分散"交替;稳定型城市主要位于珠三角核心区。(2)各维度及综合系统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性又有重叠性,人口协调度时空聚类于粤西地区,经济与土地维度协调度时空聚类高度重合于珠三角与粤北地区,社会与生态维度协调度时空聚类交叉于珠三角与粤东地区,而综合系统协调度居中。此外,时空聚类区的人口、经济与社会维度的协调度稳定性要优于土地与生态维度。本文结论有助于揭示区域城市化的时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探究:2000–2010(英文) [J].
刘祥 ;
曹广忠 ;
刘涛 ;
刘汉初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11) :1626-1642
[2]   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评价 [J].
李德胜 ;
王占岐 ;
蓝希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 33 (01) :16-23
[3]   四川省耕地集约度与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及耦合关系分析 [J].
慕智玉 ;
任平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9 (01) :128-135
[4]   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暴雨-热浪灾害时空聚类特征 [J].
李双双 ;
杨赛霓 ;
刘焱序 ;
张东海 ;
刘宪锋 .
地理科学, 2016, 36 (01) :149-156
[5]   199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J].
王少剑 ;
王洋 ;
赵亚博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65-979
[6]   基于耦合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例 [J].
刘善开 ;
韦素琼 ;
高月华 ;
严小燕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1 (02) :96-105
[7]  
广东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分析[J]. 丘林润.广东土地科学. 2015 (01)
[8]  
时空统计方法[J]. 樊文洁,王山,曹红艳,江涛,李秀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01)
[9]   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J].
范辉 ;
刘卫东 ;
吴泽斌 ;
张恒义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21-28
[10]   城市化失衡及其治理对策探析——基于广东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赵祥 .
贵州社会科学, 2014, (11) :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