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研究应超越教育技术范畴

被引:15
作者
刘进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技术; 学科建设; 大数据; 研究方法;
D O I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3.01.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 ; 0401 ;
摘要
教育人工智能是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当前中国教育人工智能研究和实践严重滞后,缺乏基础理论创新、实践应用支持和大数据库建设。教育人工智能研究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长期存在对教育技术单一学科分支的路径依赖,形成了研究壁垒、思维惰性和创新恐惧,导致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浅层化。应对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需求,不能过度依赖教育技术学科,应凸显本轮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颠覆式和破坏性创新特质,超越教育技术范畴。一是摆脱教育技术学科限制,引导形成全教育、全学科、全过程、全参与者共同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研究新格局,加强重大基础理论创新,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融合,形成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创新系统,引导形成全面参与的新研究范式,全面推进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技术恐惧,全面引入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推动学科从业人员的思维转化与能力提升。三是借助技术壁垒,形成新的教育研究行业标准,将教育学科打造成为可以与其他社会科学体系进行科学对话的规范学科。四是响应产业界需求,对教育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有效性评估,形成基于评价的产品研发自我调适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工智能+教育融合的困境与出路——复杂系统科学视角 [J].
徐莉 ;
梁震 ;
杨丽乐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5) :78-86
[2]   智能时代教育评价的意蕴、作用点与实现路径 [J].
张琪 ;
王丹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02) :9-16+76
[3]   大数据与教育研究的变革:可能与限度 [J].
孟志远 ;
王夫艳 .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 (02) :67-72
[4]   人工智能进步可能为当代教育学发展带来什么? [J].
伍红林 .
大学教育科学 , 2020, (05) :103-111
[5]   人工智能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纠偏 [J].
董云川 ;
韦玲 .
重庆高教研究, 2021, 9 (02) :51-58
[6]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 [J].
李洪修 ;
吴思颖 .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 (02) :29-36
[7]   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问题与策略 [J].
张海生 .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 (02) :37-43+96
[8]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师教学的知行路线 [J].
李芒 ;
张华阳 .
重庆高教研究, 2020, 8 (02) :25-34
[9]   智能教育背景下新工科教学改革: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J].
祝士明 ;
郭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6) :155-161
[10]   机器智能视域下的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实践、反思与展望 [J].
吴永和 ;
李彤彤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4) :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