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中话教学

被引:40
作者
李芒
张华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分离式教育; 教学观; 教育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新冠病毒使教育出现了"师生分离""师校分离""生校分离""生生分离"的情况,致使师生与教育技术工作者身陷囹圄。但同时,也使得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在"极端性"情形下思考与实施分离式教育。通过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转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疫情带来的教学异常、认识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把握衍生的教育意义、理解如何使用工具等重大问题,使教育工作者利用非常时期的强刺激,能够更加现实、冷静和科学地领悟课程、线上教学、学生、教师、工具、家长以及工作方式等各教育要素,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抗疫期间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刻,教育必须抓住"疫赐之机",善于化危为机,实现祸福之转化,做到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赋予师生思考空间,使家庭成员获得久违的亲情体验,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角色修炼,认识学校的社会性价值,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工作者务必认识到遵循工具的适度性、精准性、简单性原则。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人类教学活动在抗疫期间过度另类化,才能避免人类被工具所奴役。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靠不住的诺言:技术之于学习的神话 [J].
李芒 ;
石君齐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1) :14-20
[2]   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哲学解释 [J].
石中英 .
中国教育学刊, 2020, (01) :95-98
[3]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教育部撤销部分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反思 [J].
何克抗 ;
李晓庆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3) :12-17
[4]   论教师的五大“主义” [J].
李芒 ;
乔侨 ;
李子运 ;
刘洁滢 .
教师教育研究, 2019, 31 (03) :1-5+19
[5]   伴跑《读书》 [J].
孙歌 .
读书, 2019, (04) :8-13
[6]   家校冲突与冲突管理的质性研究 [J].
梁亦华 .
教育学报, 2015, 11 (03) :62-76
[7]   梁启超的“常识”观 [J].
夏晓虹 .
天津社会科学, 2014, (01) :109-122
[8]   教育技术的学科自觉:学格论 [J].
李芒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11) :17-23+29
[9]   青年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力量:亲情 [J].
吴新颖 .
伦理学研究, 2009, (04) :60-62
[10]   常识与理论 [J].
陈嘉映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