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对TPP谈判中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设计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强之恒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人本化; TPP; BIT; 争端解决;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5.09.009
中图分类号
F744 [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投资仲裁制度的设计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声明更将该协议的可适用性与合理性置于争议地位。尽管澳大利亚的立场确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从国际法人本化的角度分析,投资仲裁机制从其缘起到发展都以"人本"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却也正因在此领域内的逐渐迷失而受到质疑和挑战。以此为鉴,TPP谈判可能在未来追求投资争议解决目标与形式的多元化,在"人本化"的基础上,使得该机制更加注重东道国与投资者利益的平衡。而中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应以实现多层次和具体化的制度设计为目标,针对不同的谈判对象设计不同的谈判策略,通过具体条款合理限制投资仲裁的适用范围,并避免平行诉讼等情形的发生,以更好地维护投资仲裁制度的合法性和可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国际投资仲裁上诉机制的设计——以TTIP谈判为例 [J].
王鹏 ;
郭剑萍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5) :99-112
[2]   日本围绕参加TPP谈判的争论 [J].
吴昊 ;
姜保中 .
现代日本经济 , 2014, (03) :28-40
[4]   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 [J].
郑丽珍 .
国际经贸探索, 2013, 29 (09) :107-118
[5]   国际投资仲裁的商事化与“去商事化” [J].
蔡从燕 .
现代法学, 2011, 33 (01) :152-162
[6]   中国双边投资条约政策与定位的实证分析 [J].
季烨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9, 16 (03) :172-203
[7]   国际投资仲裁引发的若干危机及应对之策述评 [J].
刘笋 .
法学研究, 2008, 13 (06) :141-154
[8]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J].
曾令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89-103+207
[9]   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 [J].
何志鹏 .
法学评论, 2006, (03) :56-63
[10]  
Agreement Among The Government of Japan,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Promotion,Facil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Art.17 .2 http://tfs.mofcom.gov.cn/aarticle/h/at/201002/20100206778660.html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