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新形态:主要类型、共性特征与有效实现

被引:63
作者
张海生 [1 ]
范颖 [2 ]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编辑部
[2]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学习新形态; 科技; 教学法; 变革知识; 学习体验; 学习共同体; 智慧学习生态系统;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181013.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发展,诞生了一个容纳了科技、教学法和变革知识的极度空间,整合了科技与教育的学习新形态相继呈现,主要包括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定制学习、社群学习、沉浸式学习和休闲学习。这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新形态尤为强调科技的力量,通过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使学习时空由单维走向多维,形成交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尤为注重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体验、突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并通过智慧教学提升学习效率。然而,学习新形态也面临着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深度不足、育人功能弱化、相关协同推进机制不完善、学习者面对面交互缺失以及智慧学习生态系统应用困难等共性问题。面向未来发展,学习新形态需要从无处不在的科学技术力量、简单易行的学习组织方式、创建激发师生共同投入的学习平台、深入现实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以及相关协同推进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协同推进学习新形态的成功转型与定型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智慧学习生态系统研究之兴起 [J].
祝智庭 ;
彭红超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6) :1-10+23
[2]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向 [J].
储常连 ;
莫灿灿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 (04) :121-127
[3]   基于心流体验的在线学习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卫 ;
史锐涵 ;
李晓娜 .
中国远程教育, 2017, (05) :17-23+79
[4]   协同推荐:一种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的新视角 [J].
赵学孔 ;
徐晓东 ;
龙世荣 .
中国远程教育, 2017, (05) :24-34
[5]   智慧学习生态:培育智慧人才的系统方法论 [J].
祝智庭 ;
彭红超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4) :5-14+29
[6]   “互联网+”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 [J].
宋灵青 ;
田罗乐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1) :78-82
[7]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 [J].
张韵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1) :50-57
[8]   跨界与协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审视及机制研究——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视角 [J].
姜运隆 .
职教论坛, 2017, (02) :22-25
[9]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J].
潘懋元 ;
陈斌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01) :3-8
[10]   移动学习助力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J].
方明英 .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03)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