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25
|
作者
杨迪 [1 ]
杨旭 [1 ,2 ]
吴相利 [1 ]
曹原赫 [3 ]
周嘉 [1 ]
范大莎 [1 ]
赵程 [1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关键词
能源碳排放;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空间计量; 东北地区;
D O I
10.13671/j.hjkxxb.2018.0307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冷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地学方法,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2005—2014年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2014年碳排放量分别达到20266、9914、6411万t;②东北三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呈比较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在统计学上显著性检验存在多个冷、热点,其中,热点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的大连市、沈阳市、本溪市和辽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以及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和鸡西市,冷点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市、黑河市、佳木斯市和伊春市;③在省级尺度上东北三省碳排放重心在2005—2014年间呈往东偏移的趋势,在市级尺度上辽宁省和吉林省碳排放重心往西偏移,而黑龙江省碳排放重心则往南偏移;④在省级尺度上,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轴方向为"西南-东北",但有往北旋转的趋势,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轴呈现往北旋转的趋势,辽宁省和吉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轴方向则呈往东旋转的趋势;⑤东北地区影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人均GDP>产业结构>总人口数>城市化率>老龄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554 / 456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赵巧芝
    闫庆友
    赵海蕊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 9 - 16
  • [2] 中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
    袁凯华
    梅昀
    陈银蓉
    兰梦婷
    [J]. 资源科学, 2017, 39 (10) : 1882 - 1895
  • [3] 长江三角洲地区门户功能演化与驱动机理
    蒋自然
    曹有挥
    叶士琳
    [J]. 地理科学, 2017, 37 (07) : 987 - 996
  • [4] 中国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李国志
    刘美瑜
    [J]. 环境影响评价, 2017, 39 (04) : 93 - 96
  • [5] 中国城市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杨青林
    赵荣钦
    邢月
    满洲
    [J]. 环境经济研究, 2017, 2 (01) : 70 - 81
  • [6] 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林小标
    郑衡泌
    伍世代
    王彬
    张敏
    张廷玉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 723 - 736
  • [7] 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范大莎
    杨旭
    吴相利
    周嘉
    茹艺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07) : 2797 - 2804
  • [8] 近20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
    高长春
    刘贤赵
    李朝奎
    张勇
    余光辉
    宿庆
    田艳林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6) : 747 - 757
  • [9]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万文玉
    赵雪雁
    王伟军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 3445 - 3455
  • [10] 基于ESDA和GWR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格局
    胡艳兴
    潘竟虎
    陈蜒
    张建辉
    [J].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 45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