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34
|
作者
赵巧芝 [1 ]
闫庆友 [2 ]
赵海蕊 [1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核密度分布; 空间自相关系数; 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28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通过核密度分布和莫兰指数对中国2000—2015年30省份碳排放强度的动态趋势及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30省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新常态以来低碳步伐加快;(2)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性具有高水平集中、低水平集聚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增强;(3)本省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本省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邻省份的外商投资规模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本省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因此,未来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优化相邻省份间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进步是中国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同时生态城镇化以及继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也是减排潜力因子,省域间的减排空间溢出效果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