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禀赋、技术进步与碳排放强度——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15
|
作者
张翠菊 [1 ]
张宗益 [2 ]
覃明锋 [3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 重庆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
能源禀赋; 技术进步; 碳排放强度; 空间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1997~2012年的我国省域数据,构建了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并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样本区间内,中国碳排放强度全域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即我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2)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在能源丰裕地区,能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更倾向于提高能耗来发展经济。与此同时,能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的刺激作用还外溢到了其他地区。(3)技术进步能有效提高碳排放效率,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R&D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还有待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