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密到安全:数据销毁义务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

被引:38
作者
赵精武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据销毁义务; 删除权; 保密方式;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22.02.003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自然人有请求信息处理者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承认数据生命周期的最后环节是“删除”,因为“删除权”是“信息处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基础丧失”的必然结果,而“数据销毁”才是“数据归于消灭”的处理流程末端。数据销毁义务的理论基础在于信息保密方式的扩张,即从维持信息保密状态转向维持数据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倘若义务主体无法保障暂时不使用的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处于安全状态,则应当采取适当的数据销毁范式降低数据泄露或非法复原的安全风险。在未来立法活动中,我国应当明确数据销毁义务的义务主体、销毁方式和销毁范围等具体制度内容,完成数据安全立法的“最后闭环”。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隐私计算的法律规制 [J].
唐林垚 .
社会科学, 2021, (12) :117-125
[2]   论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J].
程啸 .
法学评论, 2021, 39 (05) :13-23
[3]   《个人信息保护法》语境下“免受算法支配权”的实现路径与内涵辨析 [J].
唐林垚 .
湖北社会科学, 2021, (03) :134-142
[4]   论区块链存证电子数据的优势及司法审查路径 [J].
石冠彬 ;
陈全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2 (01) :67-73
[5]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现实逻辑与本土建构 [J].
王琰 ;
赵婕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06) :103-111
[7]   “脱离算法自动化决策权”的虚幻承诺 [J].
唐林垚 .
东方法学, 2020, (06) :18-33
[8]   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识别”要素研究 [J].
程德理 ;
赵丽丽 .
河北法学, 2020, 38 (09) :44-54
[9]   技术+法律:区块链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J].
陈奇伟 ;
聂琳峰 .
江西社会科学, 2020, 40 (06) :16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