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删除权

被引:94
作者
王利明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删除权; 被遗忘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 侵权损害赔偿; 民法典;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211231.00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在民法典第1037条规定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的删除权作出了细化规定。个人信息删除权在性质上属于个人信息的一项权能,且是人格权请求权的具体体现,该项权利的行使必须满足法律规定和约定的条件。删除权虽然可以适用于搜索引擎,但应当区分不同情形作出必要限制。个人信息保护法所规定的删除权虽然适用范围较为宽泛,但仍然不能等同于域外法中的被遗忘权。在信息主体通过行使删除权保护其个人信息时,既可通过请求和诉讼的方式直接行使该项权利,也可以在个人信息处理者拒绝删除时,依法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民法典》之人格权请求权体系 [J].
张红 .
广东社会科学, 2021, (03) :235-244
[3]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定位 [J].
周汉华 .
法商研究, 2020, 37 (03) :44-56
[4]   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与个人信息保护 [J].
丁晓东 .
环球法律评论, 2019, 41 (05) :82-96
[6]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信息删除权建构 [J].
余筱兰 .
政治与法律, 2018, (04) :26-37
[7]   被遗忘权:传统元素、新语境与利益衡量 [J].
刘文杰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24-41
[8]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J].
梅夏英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9) :164-183+209
[9]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J].
刘德良 .
法学研究, 2007, (03) :80-91
[10]   搜索引擎概念探析 [J].
吕维平 ;
邓燕萍 .
图书馆杂志, 2001, (06)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