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刑法的天然偏差与公共法益还原考察的化解方式

被引:24
作者
房慧颖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关键词
预防刑法; 公共法益; 公共安全; 公民自由; 天然偏差;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0.09.008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预防刑法将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内生动力,易忽略对国家刑罚权的约束和限制,具有可能侵害公民自由与权利的天然偏差。预防刑法天然偏差的产生原因既包括预防刑法以保护社会为价值支撑的内部因素,也包括现代社会风险防控需求和公民安全需求的外部因素。运用公共法益还原考察方式化解预防刑法的天然偏差的具体路径为:宏观层面,预防刑法的发展应受限于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之规定;中观层面,预防刑法惩治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抽象法益侵害危险必须具有向实际危害结果演进的现实可能性;微观层面,应将刑法分则中的部分犯罪排除出预防刑法所涉范围,包括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及其他不涉及公民个人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的犯罪。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风险刑法理论的反思 [J].
劳东燕 .
政治与法律, 2019, (11) :30-43
[2]   社会风险的刑法调控及其模式改造 [J].
姜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7) :109-134+207
[3]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隐忧 [J].
王强军 .
当代法学, 2019, 33 (02) :3-12
[4]   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 [J].
高铭暄 ;
孙道萃 .
中国法学, 2018, (01) :166-189
[5]   预防刑法的扩张及其限度 [J].
何荣功 .
法学研究, 2017, 39 (04) :138-154
[6]   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J].
周光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3) :123-146+207
[7]   自反性现代化的刑法意义——风险刑法研究的宏观知识路径探索 [J].
焦旭鹏 .
政治与法律, 2014, (04) :72-86
[8]  
恰当选择规范位置优化刑法预防性立法[N]. 姜敏.检察日报. 2018 (003)
[9]  
刑法既要秉承谦抑也应发挥预防功能[N]. 孙道萃.检察日报. 2017 (003)
[10]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西原春夫,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