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公共性、可能性与实践性

被引:12
作者
余宏亮 [1 ]
吴海涛 [2 ]
机构
[1]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 阜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关键词
教师; 知识分子; 公共性; 可能性; 实践性;
D O I
10.14082/j.cnki.1673-1298.2014.05.019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知识分子是依托一定的专业知识介入公共领域,批判社会不合理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坚守人类的基本价值的专业性社群或个体。然而,作为拥有知识的教师群体,当下表现出了强烈的专业主义取向,他们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为发展方向,从公共生活退居于专业领地,满足于成为专家型教师。事实上,教师日常生活的公共情怀、求真批判的公共责任和专业发展的公共伦理,都在召唤着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复归。而确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可能性,则需沿着前提性追问、必要性探析和可行性论辩这一逻辑线索展开;以此为基础,澄明角色向度、解析意识结构和廓清行为路向,则是践履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这一角色的实践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质和价值 [J].
冯君 .
成人教育, 2011, 31 (03) :72-73
[3]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探究——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 [J].
叶晖 ;
吴洪涛 .
高教论坛, 2007, (03) :149-151
[4]   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 [J].
车丽娜 ;
徐继存 .
教师教育研究 , 2007, (02) :28-31
[5]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 [J].
袁祖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7, (01) :78-84
[6]   论教师的意识唤醒 [J].
姜勇 ;
庞丽娟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05) :38-40
[7]   教师作为转型的知识分子 [J].
靳玉乐 .
今日教育, 2005, (01) :14-15
[8]   公共知识分子何以可能?——访华东师大历史系许纪霖教授 [J].
张爱华 ;
储德天 .
社会观察, 2004, (05) :36-38
[9]   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与吴康宁教授商榷 [J].
郭兴举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01) :6-8
[10]   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 [J].
石中英 .
教育研究, 2002, (06)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