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角色重构

被引:59
作者
秦丹 [1 ]
张立新 [2 ]
机构
[1] 唐山师范学院科研处
[2]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 技术使用; 发展者; 建构者; 责任者;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11.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教师作为教育实践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其专业内涵的边界、知识权威的地位以及教学设计工作范式,均在人工智能作用下发生巨大变革。在对教育进行回归原点式的反思与审视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限度与教育本质的理性向度相融合,以技术使用哲学作为思考框架,提出教师应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完成角色重构,成为:积极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者,为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提供动力与知识源;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建构者,探索并规范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理性使用路径,完成以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和导向的自我更新与自主建构;自觉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责任者,不仅对最终技术使用行为负责,而且为学习者理性使用技术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榜样。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1]   谁动了我的讲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J].
邓银珍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 (06) :86-89
[32]   混合式学习认知工具的结构与秩序 [J].
张务农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1) :54-61
[33]   论教育学的术语和概念体系 [J].
项贤明 .
教育研究, 2018, 39 (02) :43-51
[34]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 [J].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1) :16-28
[35]   作为哲学范畴的延展实践 [J].
肖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2) :31-51+205
[36]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J].
李政涛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 (05) :3-11